《生命的震憾》
人民法院出版社,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编,官晋东统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我美丽的家乡川西北瞬间变得满目疮痍。地震影响到全国十多个省区市,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从得到噩耗的那一时间起
我生长在离震中汶川不远的德阳,一条宽阔的绵远河从家门口淌过。虽然26年前我大学毕业远走彩云之南从事教育和司法工作,但对家乡和亲人的惦念没有因为地域的距离而疏淡。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新闻宣传的10年间,我经历过云南武定和丽江等几次强烈地震,在灾区采访写出过《震不倒的天平》等新闻作品。没想到,2003年初春,我从云南省高院到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担任院长,一去就是5年,在带好队伍主持审判的同时,在上级法院和当地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还修建了一幢5千平方米能抗击强震的审判法庭。今年初春,我调到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工作,依依不舍告别了难以忘怀的丽江古城和审判工作岗位,回到新闻出版的老本行。仿佛是一种缘分,人生绕了一个大圈,又转回来了。
大灾降临家乡,让人悲痛不已。一定要用什么样的方式为家乡做点什么,尤其在自己所能及范围内灾区法院做点什么!我强烈地这样想。这也成为人民法院出版社同仁发自内心的想法。于是,大家踊跃捐款献爱心。出版社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向灾区法院捐款15万元。同时,出版社党委会决定,尽快编出一本纪实书籍,向世人再现人民法官在这场灾难中真实、悲壮而坚韧的一页,通过这个特殊视角展示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体现无尽的大爱。书出版后,将发行的收益捐献给灾区法院。
受全社员工的重托,我带着一位精干得力的年轻编辑张承兵,背起行囊匆匆出发。飞机在成都上空即将降下时,我们并不知道地面刚刚经历了一场6.4级余震的波及。在出站口,四川高院宣教处处长张洪接到我们时幽默地说,刚才余震时你们可是在四川最安全的地方。
初步了解了灾情和全省法院抗震救灾的情况后,我们开始采访,收集材料。
从成都到都江堰的高速公路两旁,巨大的广告牌刷满了抗震救灾的标语口号,断壁残垣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防震棚也搭建在田野,救灾的车辆来回穿梭,灾区紧张的氛围扑面而来。在都江堰法院的抗震棚里,徐向阳院长向我们说起救援聚源中学的经历时,语气平静得如同一名旁观者,但是,当我们在现场图片里发现徐院长在一片废墟中奋力抬救一名学生的背影时,顿时理解了他的淡然。经历了那样一种惨烈,任何语言都是贫乏的。
聚源中学废墟前,摆放着祭奠的花圈花篮和挖出来的学生们的笔墨书本。周围还聚集着悲痛流泪的家长们。我们了解到,地震发生后,作为当时在家主持工作的副院长余涛,迅速带领十余名法警赶往受灾极为严重的聚源中学,成为最先到达的有组织的救援队伍之一。她一边指挥干警、调度车辆、协调与其他救援人员的工作,一边安抚情绪激动的家长,带领干警冒着危险徒手从废墟中营救被埋师生。当大批专业救援队伍赶到、营救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余涛和先后赶到的30余名法院干警已参与挖抬、转移出近70名师生。余涛6月6日被最高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一等功。
5月27日下午,四川高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鸣陪同我们去德阳,刚刚在市中院临时防震棚坐下,一阵余震使人感到了明显的摇晃。满脸疲惫的德阳市中院院长许正钢说:“我们已经习惯在余震中工作了。”说话时,神色含有几分刚毅。先前皮肤细嫩的几位熟识的女法官,晒黑的脸庞多出了斑点,显得自然本色,柔情中透出意志的坚强。
在去绵阳途中,我顺便回到母校罗江县中学,看望住在那里年迈的父母。罗江中学昔日热闹的田径场搭满了防震棚。准备高考的数百名学生在余震的波及中读书复习。校园寂静无声。父亲已经80岁,满头银发。他在防震棚边回忆说,70多年前的上世纪30年代初,松潘龙门山脉一带也曾发生过强烈的大地震,当时仅3岁的父亲感到波及过来的摇晃,后来便有沉铁弃城的传说。父亲说那时的地震中心和人员伤亡情况没人知道,政府也没有组织救援。是外国传教士把消息传到海外,辗转国内才知道地震。可见那时的封闭落后和统治者的无能;可见现在党的一心为民和对老百姓的关怀备至;可见国家的强大和科技的发达;可见民族大团结形成的高度凝聚力和巨大力量。相见10分钟后话别,我和父母亲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在绵阳中院,我们聚精会神正看图文资料时,一场大余震要来的传言和墙壁上几尺长的裂缝,让大家急奔下三楼会议室。虽是一场虚惊,却也感受了片刻紧张氛围和地震带来的惶恐。在法院大门口,我们碰上风尘仆仆刚从安县灾区赶回来的院长莫亚林。他镇定而有序地布置如何安置中院负责的受灾群众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由于变为废墟的北川已经封城,我们无法抵达。但从采访中听到的北川法院干警的悲怆和顽强的真实情况,是永远刻骨铭心的。北川县法院曾是一个充满战斗力的优秀集体。这次受灾极其严重,办公楼被山体滑坡冲塌掩埋。43名干警中,除15人在外执行公务幸免于难,仅有1人在废墟中重伤生还,包括院长在内的其余27名干警不幸遇难。在幸存的干警中,绝大部分有直系亲属遇难。在这瞬间大灾难面前,他们强忍失去亲人和同事的巨大悲痛,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投入救灾。副院长李芝军的母亲、妹妹和妹夫被埋在废墟,他顾不上亲人却立即赶到北川中学组织营救任务。他参加抢救出10余名学生,挖出20余具遇难学生遗体,还组织抢救出许多重要物资。另外一位副院长桂勇从废墟中爬出来,不顾家人的安危,及时解救出一名被困妇女后,又赶赴附近的曲山小学参与救援。他和李芝军将幸存的15名干警组织起来,全力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记集体一等功,这两位副院长被记个人一等功。在审判台敲响法槌为主持公平正义忙碌的27名法院干警,转眼却和我们生死两隔,永远地离开了。端详今年春节期间北川法院全体干警的集体照,再看地震之后部分幸存干警的合影,我的心一阵酸楚痛如刀割,泪水不禁长流。我们特意将这两张照片放在书中的第250页,把他们永久地记存。
经安县到绵竹路途中,以前的秀美景色难以看见,闲适氛围感受不到。映入眼帘的田边地角到处是受损的房屋,位于花垓风吹雨打百年巍然屹立的文星塔轰然坍塌。我与安县有缘且感情深深。1904年,这里诞生了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沙汀。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安县社会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和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为我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丰富多彩和独特价值的生动画卷。1980年,当时还是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我,为他写回忆录收集材料走了安县不少村镇山乡,熟悉了那里的人情世故和乡土风味。为随后深入研究沙汀出版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跋涉与寻觅――沙汀评传》奠定了基础。我也因此亲近安县的山水以及安县善良忠厚的人。没有想到,顷刻地震,沙老故乡安县茶坪、高川、雎水、河清等山乡受到重创。法院干警在经过几分钟的惊恐与慌乱之后,立即转入镇定,参与抢救安置老百姓。绵阳中院迅即在安县城郊修建了安置点,负责两千多灾民的生活。其间许多事件动人心弦。对于危难之中安县子民钢铁意志般的奋力抗争,沙汀的在天之灵一定甚感欣慰。
绵竹这座十分熟悉和亲切的富有文化味的小城,被誉为川西北的小成都,清秀富裕。但这次地震,绵竹损失十分惨重。工业重镇汉旺几乎被夷为平地,富新二小教室垮塌,近百小学生花季生命顿时凋零。昔日繁华的绵竹城街墙倒房倾,多片废墟。宽阔的地方和绿草坪上搭满了颜色形状各异的防震棚,不少受灾群众在排队领饭。绵竹法院年轻的女法官小侯冒着余震危险穿过搭满防震棚的通道把我们带到法院防震棚临时办公点。以前活泼的小侯神情忧伤,话也少了。她说几个熟悉的朋友音容笑貌犹在却都不幸遇难,感叹生命的脆弱。她自己内心坚强,在参与救灾的同时,还往来成都办案。这也是许多女法官的写照。几天前在网络上见过法院院长吴兴国的照片,还是个精神抖擞的汉子,灾后数日再见,声音沙哑,面容憔悴,判若两人。原来,他几天都在救灾中过度劳累,乃至高烧不止低血糖倒下。
我们的法官和干警真不容易。在家中,他们是丈夫、妻子,又是孩子、父母,但是大震来时,难顾小家。他们所有的身份只剩下一个,不仅是一名手持天平主持正义的法官,更是一名政法干警、一名救灾战士。命令指向哪里,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这一场大震让多少人失去了天真,残酷地一夜长大。也让多少人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刻写了自己人生的亮丽和崇高。这其中的人与事,都真实地记录在这本书中。
灾难发生后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发出紧急号令。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慰问受灾群众。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和中央政法委的部署,迅速行动,安排法院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和其他院领导分别深入灾区慰问指导。王胜俊分别到绵阳、北川、?阳、绵竹、都江堰等重灾区了解灾情,看望慰问,给正在抗震救灾中的法院干警极大的温暖和鼓励。也正是这样,在这部图文并茂的长篇纪实通讯完稿之际,王胜俊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对灾区法官的真切关爱,欣然撰写了充满真情激励斗志的序言。他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灾大难来临时刻,也正是对人民法院法官和工作人员考验的时刻。尤其是在这次地震灾害中蒙受巨大损失的灾区人民法院干警,面对瞬间失去的亲人,面对成为废墟的法庭和宿舍,他们擦干眼泪,忍住悲痛,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把个人的生死、家庭的损失置之度外,更多想到的是人民群众、公共财产和法官职责。他们服从组织安排,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义无反顾地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审判工作,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司法保障,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新时期人民法院赞歌。其他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干警心系灾区,发扬扶危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积极捐款捐物,与灾区人民法院一起,同担风雨,共克时艰。在这场巨大灾难面前,全国法院广大干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圆满答卷。”
离开灾区时,我们深深感到,即使努力接近,也永远无法真正体会那瞬间的惊心动魄。我们竭尽所能,夜以继日地整理编撰,在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完成了采访、收集、分类、整理、编辑、排版、校对、印刷、装订等繁杂的工作,终于在大地震发生一个月时正式出版发行,呈给广大读者――算是对大震中逝者的追忆;对灾区法官的致敬和礼赞;也算一个游子为家乡法院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书出版后,一个月就发行了几万册,在读者中获得一些反响。云南一位读者发来短信说:“内容真切感人,我都看哭了。”如果这样,我也就如释重负,感到几分欣慰。